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何以“大众”?“文化”何为?——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与问题

2023-09-14来源: 次浏览

912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段吉方教授应邀作客广东工业大学“博雅讲坛”课程第131讲,以“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与问题”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的讲座。本场讲座由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乐云主持,超过400名广工本科生与研究生现场聆听讲座。

段吉方教授开篇向同学们阐释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追求娱乐、满足人们感官刺激与享受的事物,同时还具有政治性以及实践性,与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反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研究大众文化就是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当代文化与当代思想。

简介大众文化的基本含义及特性后,段教授为大家梳理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出现并延续到40年代末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以才子佳人情爱的题材。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王朔、崔健、姜文等人为典型,代表的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个体,彼时的大众文化具有思想启蒙的特点。90年代以后,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由纸媒转变为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人们对于纸质书籍、小说的兴趣逐渐减弱。21世纪之后的当代大众文化基于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在思想上、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更趋于多样化。

谈及21世纪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特征,段教授总结为五点:其一是“泛媒介化”,这主要体现为各种新兴大众文化借助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实现了生产与快速传播。其二是“受众广泛”,网络直播平台推动大众文化的普及,其用户保持高效增长。其三是“形式多样”,当代大众文化传播形式日益多元、表现形式复杂。其四是“参与度高”,“李子柒现象”“丁真”现象等各种“网红”文化的兴起凸显当代大众文化的参与方式为“接受-互动”模式。其五是“传播快速”,网络视频借助UGC运营模式与KOL营销理念积累大量用户资源,快速提升自身影响力。

当代大众文化的上述特征和属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段教授在反思当代大众文化价值时提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部分内容也呈现出芜杂、低俗、片面追求流量、刻意吸引大众的弊端,迫切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领。此外,在文化走向日常生活的时代,大众文化研究面临更大的挑战,承担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他不无担忧地指出,中国当代仍然没有形成那种完整的理论范式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中国当代的文化研究如何避免单向接受的阐释困境,走出“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在中国”的话语方式,深化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的理论实践,这仍然是中国当代文化研究需要反思和批判的问题所在。

本场讲座持续两小时,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与一流文化学者近距离交流的宝贵机会。段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旁征博引,既展现出深厚的学术造诣,又呈现出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让在场师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数字时代下大众文化研究的现实责任和要求,令他们受益匪浅。(文/乐云、翁纯莹、陈赛君,图/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