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全国优秀教师、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吴中胜教授应邀作客广东工业大学“博雅讲坛”课程第138讲,从逻辑体系与诗性言说两个维度,阐释《文心雕龙》的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为我们解答“龙学”成为显学的这一学术难题。讲座由通识教育中心乐云副教授主持,全校2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现场聆听并参与互动。
讲座伊始,吴教授抛砖引玉,从“中国有哪些因为一个人或一本书成为专门之学的”这一问题引导大家逐步了解刘勰著作的经典作品《文心雕龙》;并从励志精神、问题意识、学术勇气这三个独到维度介绍《文心雕龙》的学术价值与人文精神。
他引用梁漱溟先生的名言:“科学是知识之正轨或典范;只有科学,才算确实而有系统的知识。” 他表示,风气所向,文学也为科学观念所统摄。这也正是为什么二十世纪以来《文心雕龙》一直被不断提起,作为证明中国文论也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文本。近代以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极大地影响着20世纪的《文心雕龙》研究,尤其是“五四”前后,新旧两派对许多文化问题都针锋相对,但对《文心雕龙》都推崇备至。
《文心雕龙》研究发展至今,吴教授指出《文心雕龙》已融入现代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成为一种自成一体的“学问”,具有明显的优势,《文心雕龙》走进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详细讲解、学子们认真研读的对象,为“龙学”不断培养大批知音读者和新生研究者,这是20世纪“龙学”薪火相传、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同时,吴教授强调,当代视野下的《文心雕龙》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第一处不足是文章学的迷失。一味地强调《文心雕龙》严密的逻辑体系,把《文心雕龙》仅仅当作文学理论著作来看待,忽视其“文”之概念的宽泛性,从而越来越淡化其文章学的本质特征;第二处不足是中国诗性文化传统的断裂。吴教授从诗性之源、诗性文体和诗性言说三个方面论证《文心雕龙》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诗性基因,他认为用“理论体系”来阐释《文心雕龙》,张扬其逻辑性的一面,却遮蔽了其鲜活诗性的一面,而这恰恰是中国文论最富于民族特色的。
经史子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心雕龙》对经史子集进行全面论述,这是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教科书。吴教授高屋建瓴与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文心雕龙》的微言大义和精湛艺术。本次讲座,令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相信会让更多年轻大学生了解《文心雕龙》,爱上《文心雕龙》,更好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乐云、翁纯莹 图/谢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