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探秘东女国——藏羌碉楼与传统村落保护实践

2025-04-17来源: 次浏览

415日,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刘弘涛教授应邀作客广东工业大学“博雅讲坛”课程第158讲,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探秘东女国——藏羌碉楼与传统村落保护实践”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通识教育中心乐云老师主持,近300名广工本科生和研究生现场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刘教授以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藏羌碉楼的保护工作为切入点,通过实践案例引领同学们深入东女国,探秘优秀文化遗产藏羌碉楼的魅力,进而引出对传统村落及在地性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讲座主题。本次讲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藏羌碉楼与传统村落研究的必要性、实践方案及价值启发。

刘弘涛教授结合调研纪录片详细阐述丹巴传统村落的概况,并从藏羌碉楼与村寨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等多重角度分析藏羌碉楼研究的重要性,刘教授指出,藏羌碉楼与传统村落是川西高原上独特的文化遗产,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本土居民的迁移流失,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建筑老化、文化断层、开发破坏等诸多问题。

刘教授随后与大家分享其团队依托丹巴传统村落数字化需求对藏羌碉楼与传统村落进行预防性保护的实践方案。刘弘涛表示,藏羌碉楼与传统村落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其团队结合基础调研和田野考察,依托乡村振兴政策,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丹巴传统村落的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及动态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随后运用倾斜摄影等现代化技术对丹巴藏寨进行三维重建,更好的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开发。

刘教授特别强调,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的“根”与“魂”,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向同学们发出呼唤,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把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

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如“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与刘教授进行互动。刘教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刘弘涛教授以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专业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带给同学们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和热情。

讲座最后,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何韶颖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何主任强调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文化自信的源泉。本次讲座刘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探索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机会,更是营造出浓厚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激发了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责任感与使命感。(文/乐云、阎宇昊,图/谢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