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在线

首页 >> 通识在线 >> 博雅讲坛 >> 正文

六朝志怪小说中的魏晋风度

2016-11-14来源: 次浏览

  以崇尚自然、率真任诞为特征的魏晋风度,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格基础,为后世留下深深的震撼与难以磨灭的影响。而同时期的六朝志怪小说,与魏晋风度存在何种神秘联系?2016年11月2日,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刘湘兰教授作客广工“博雅讲坛”(第24讲),从志怪小说的概念类型、志怪小说中的魏晋风度呈现,以及如何看待六朝志怪小说三个层面,为广工学生讲述六朝志怪小说中魏晋风度的内涵及意义。
  首先,刘教授主要辨析了志怪小说的相关概念内涵。她引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六朝之鬼神志怪书”的定义,界定志怪小说的定义以及六朝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然后,她对志怪小说的类型进行归纳,即地理博物类志怪小说、杂史杂传体志怪小说、宗教宣传的志怪小说以及比较单纯的志怪小说。她断定,单纯的志怪小说包括《齐谐记》、《异苑》《搜神记》等,它们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主流,文学成就较高。为此,刘教授特别以《搜神记》,分析其在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
  其次,重点讲解了魏晋风度的内涵及其在六朝志怪小说中的呈现形态。一是详细阐释了“何为魏晋风度”,追潮“魏晋风度”的缘起,并以阮籍、嵇康、何晏、卫玠等魏晋名士为例,阐述魏晋风度的核心内涵包括:清静无为、放诞不经、风流自赏、清俊通脱等。同时她说明,魏晋风度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与生命呈现,更是一种审美理想的集中释放。二是集中阐述“志怪小说如何再现魏晋风度”这一命题。刘教授从清谈、音乐、艳遇、士人的乌托邦等四个维度对魏晋风度的呈现形态进行学术总结。她认为:志怪小说叙述神狐鬼怪参与清谈的故事,更有力地说明六朝文人如何深深地浸淫于清谈之风中;从魏晋名士对音乐的偏爱,可以窥见艺术在鬼神世界的独特魅力;徐奭、钟繇之文人艳遇,证明鬼神之多情;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等遇仙故事,寄托着士人追求“洞天福地”、“长生不老”等乌托邦理想。
  最后,刘教授强调如何客观地看待六朝志怪小说。一是如何看待超出人类现象的存在合理性。二是如何看待六朝志怪小说中的审美理想。对于前者,她引用恩格斯的话:“任何宗教,都不过是那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统治他们的外力在人们脑海中的幻想式的反映,在反映中,尘世的力量采取了非尘世的形式。”由此表明,任何幻想与理想,不过是人类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投影。对于后者,她转述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的论断:“志怪小说是乱世人在生存极限的边缘上,以审美形态追求神秘的生命补偿。”再一次提醒我们对六朝志怪小说中的审美倾向与美学意义的重视。
  刘湘兰教授在古代小说尤其是先唐小说研究领域浸淫多年,成果丰硕,在学界有目共睹。此次讲座,她高屋建瓴的视野,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幽默通俗的语言,引领大家进入到六朝志怪小说中瑰丽多彩的奇异世界。(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