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粤港澳历史与文化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港澳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实力,6月21日下午,通识教育中心特别邀请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莅校,为通识中心全体老师及其他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从九龙海到维多利亚湾:中西视野差异下的香港价值”的讲座。
邓博士首先强调讲座的研究基础是历史地理学,即研究不同时期的地理现象与人类生活模式之演变规律。他特意选取九龙海和维多利亚湾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地名的历史演变,详细阐述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及中西文化差异下的香港价值。
此外,他根据近些年香港出土的历史文献文物及遗址,为我们详细讲述了1840年以前香港的历史及文化。他以生动鲜活的史料举证,早在魏唐时期,香港即有屯门驻军两千人,就有杯渡禅师在此弘法。北宋大屿山地区曾经存在较大规模的盐场,朝廷在大屿山北设海南栅盐场,后来爆发盐枭之乱,平乱后盐场及居民迁至官富(九龙城一带)。最迟至1190年代,朝廷已在九龙海设立官署,九龙海成为海上丝路的必经航路。由此他推论,北宋是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还特别指出,1840年前的香港,并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只是一个小渔村,而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商业价值。古代香港不仅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航道、广州外港、边陲军镇、国门前线,同时也是中原战乱的最后避难所、中西交流与冲突的前线。
最后,他通过“大陆观念”与“海洋观念”的差异,比较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他说,中西方之间对海的认识,引出两种不同的管治模式;近现代香港的发展,正是以海为核心的视野与行动的具体表现。讲座结束后,邓博士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颇具启发意义的交流探讨。
作为香港史学会的总监,邓博士近年来一直在香港,尤其是中小学致力于推介与传播古代香港的历史与文化,为香港赓续中华文化传统尽绵薄之力,体现出一位青年学者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浓浓的家国情怀。邓博士的翔实考证与精彩讲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见1840年前香港生动鲜活历史的窗口。
本讲座是通识教育中心“粤港澳文化比较与传播研究中心”暨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